今年初,广东省印发的《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方案》提出,要在全省建成50个县级电子商务产业园和100个乡镇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实现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在行政村全覆盖;到2020年,全省农村电子商务的整体发展水平要位居全国前列。 在我省广大农村尤其是边远地区,电子商务的发展才刚刚起步。农村电子商务在发展中也遭遇了不少的困难,还有诸多瓶颈需要突破。 物流成本高、快递送货慢、边远地区难通达……物流配送一直是“电商下乡”的一个主要瓶颈,直接影响着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效率。连月来,电商企业和农村消费者谈得最多的就是物流配送的问题。 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平台企业在竞逐农村市场的过程中,不断摸索着各具特色的物流解决方案,而供销社、邮政等传统流通企业也在尝试借助农村电商的东风转型发展。一时间,物流接力、开直营店、结盟乡村杂货店、平台与流通企业联手等模式纷纷出现,为解决电商下乡“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打开了智慧空间。 电商服务站点深入村镇 网购已成为城里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在很多农村地区刚刚尝鲜起步。不是农民不喜欢物美价廉的网购,而是一些农机农资、家电大件,往往需要村民自己到镇上甚至县城里去收货。物流问题大大影响了电商在农村市场的推广。近年来,各大电商平台纷纷在基层村镇搭建电商服务网点,也使物流快递的触角深入到农村市场的各个角落。 今年3月,始兴县开始引入村淘合伙人制度,以政府进行补贴扶持、阿里巴巴提供培训和奖励的方式,在当地建立了33个农村淘宝服务站。村淘服务站主要替不方便网购的农村消费者充当“买手”,同时也成为了网购商品的物流配送中转站。在始兴县太平镇服务站,负责人说,她的服务店一天可以接到十来个订单,主要是家电、服装和一些日用品,这些货物会先送到服务站,再用电动三轮车把货物直接送到村民家中。通过抽取淘宝卖家一定比例的佣金,她每个月有两三千元的提成收入。 另一电商巨头京东集团则通过“京东服务中心+京东帮”的模式搭建起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凭借这些“据点”向农村市场渗透。据了解,京东服务中心一般设在县城,由京东自主经营,而“京东帮”服务店深达基层村镇,与京东之间属于加盟合作关系,二者共同承担乡村推广、代客下单、物流配送等功能。廉江市京东服务中心的送货员表示,他每天要跑150多公里,到各个村镇去送货,每月单数也由入职之初的70来单升至现在的500多单。该服务中心负责人说,农村电商服务网点的建设大大缓解了配送的难题,“双11”后的几天,服务中心一天能完成5000单左右的配送量。 邮政、供销社华丽转身 作为传统的流通企业,供销社和邮政在广大农村地区的网点覆盖率几乎是其他企业难以匹敌的。而今,供销社和邮政系统也正在加速转型,在构建农村物流体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南雄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廖声华表示,在去年南雄申请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时候,合作伙伴是中国邮政南雄分公司,而中国邮政在南雄的邮路可以覆盖18个镇的40万人口。“这也为日后解决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奠定了基础。”据廖声华介绍,目前在南雄,邮政在18个镇上建立了农村电商服务站,今年年底将完成100个村级电商服务站建设。届时,这种隔天送达的物流优势,将会在更多的村镇实现。 江门市新会区则把整合、引领农村电商发展的重担交给了供销社系统。这些深耕农村市场多年、触角深达乡村街镇的老店,接上互联网,摇身一变,就成了充满现代基因的“网店”——电商服务站。新会区副区长黄锐楼告诉记者,到10月份,全区50个村镇的供销社完成升级,明年全区190多个行政村则有望全部建立电商服务站。届时,供销社就成了发展农村电商重要的据点,打通产品上行、下达的各个环节。 大数据助力:农村仓储物流更高效 如果说村镇服务站是农村电商物流网络的末梢神经,承担着快递包裹收寄、中转的功能,那么,作为中枢神经的仓储物流中心,对于整个物流体系的高效快捷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事实上,无论是京东还是苏宁,在扩张农村市场的过程中,都在不遗余力地建设县级的仓储物流中心,以保证网购的货物快速送达农村消费者的手中。 经过近年来的摸索,阿里旗下的菜鸟网络选择了一个双管齐下的做法——自建仓库货物下沉和盘活区域现有运力。一方面,通过大数据预测,菜鸟网络将更符合农村地区购买习惯的家电、农资农具提前下沉到菜鸟县城仓库,可实现50%当日达,100%次日达;另一方面,菜鸟网络利用数据系统将各地的快递及物流公司组织起来,在农村搭建了一张密度更为广泛的配送网络。今年9月,菜鸟网络上线了县域智慧物流产品“橙运”,通过大数据算法建立起一个面向区域物流市场的运力服务平台,商户通过手机端下单给加盟物流公司的司机,并对包裹物流详情全程可追溯。 |